淘布朋友圈

淘布朋友圈

  1. 19602 成員
  2. 39204 人氣
  3. 309469 瀏覽量
熱門帖子

近幾月紡織行業企業污染被查事件頻發,污染和失業只能選一個,你會怎么選?

最后編輯時間:2017-01-06 17:05 瀏覽: 3314

環境與污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越來越受到國民和政府的重視,2016年,國家環保局對于污染企業展開了嚴格的懲治行動,鬧得動靜比較大有廣東、浙江等這些紡織企業較密集的省市。一旦查出企業有污染事實的,直接查處關閉工廠。一時間爆發的關閉潮還引起紡織印染行業染料等原料價格的上漲,高漲的成本讓紡織行業的企業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

 


然而,不單是行業內有關的企業受到影響,作為普通職工,不少人因為工廠關閉而失業。失業對于一個人以及家庭的打擊是十分重大的,可能只有有過失業經歷的人才能有深刻體會。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有失業的威脅。中國目前還沒有爆發嚴重性的失業事件,因為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發展還比較良好,至少沒有那么的糟糕。


不過,隨著污染與環境的矛盾日趨嚴重,加上中國的稅收壓力過大,以及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對于中國的貿易制裁,不少中國國內企業以及外資企業有撤離中國內地的可能。


有數據顯示,據初步估算,2014年我國中小制造企業吸納就業人數約1.5億人。如果未來五年內中國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被洗牌,將會有5000萬人失業,如果有一半的中小企業倒閉,則會有7500萬人失業。如果考慮到富士康、金仁寶、三星、裕元這些擁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就業人口的大型制造業正在或即將撤出中國,未來中國制造業的失業人口將遠超想象。


 


看到這,你還覺得失業是一件無感的事情么?


將污染和失業對立,可能有人覺得這本身就不是一個合理的比較。因為污染可以避免呀?只需要改進設備,企業多花些錢就能解決的事情。


事情有這么簡單就好了吧。


根據現在的技術水平,有制造的地方就會有污染,只是污染程度不同的問題。然而,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制造業都是很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低成本依然是行業競爭以及國際競爭取勝的重要條件。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國。

 


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同樣遭遇嚴重的環境污染,霧霾,污水等污染跟中國當前的狀況基本相同。隨后美國開始重視環境治理,環境治理成本對于企業來說是個頭疼的事情,需要企業付出高昂的代價,但是很多美國企業選擇出國建廠,中國就在目標之中。


來中國建廠的美資企業,為中國帶來的是大量的工作崗位,當然也有環境污染。而相對的,美國失去了大量的工作崗位。美國制造業在1979年達到頂峰,當時有1900萬從業人口。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美國制造業的從業人口從1979年后就逐步下降,在2000年之前,約為1700萬~1800萬。但在2000~2010年的10年間,美國制造業崗位數從1730萬急速下跌到1150萬。雖然隨后的經濟復蘇使得美國制造業的就業人數出現恢復,增加了近80萬個崗位,但是自2000年至今的16年中,美國制造業還是損失了超過500萬個工作崗位。此后解決失業問題幾乎是美國總統競選的必談話題。


中國目前也正面臨著環境與污染的重大問題,中小企業的資金技術都十分有限,而且中國的中小企業支撐著大多數的就業,承擔著中國大多數人吃飯的問題。僅憑中小企業自身的力量,可能真的沒法完成無污染與就業雙重責任的任務。如果中國學美國將很多污染嚴重的工廠搬離中國,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或許會得到減輕,但同時,中國將失去很多的工作崗位,很多人將面臨失業的風險。


污染和失業只能選一個,你會怎么選?